Logo
浮生六记
相册
Morocco 摩洛哥

Morocco 摩洛哥

摩洛哥王国 (The Kingdom of Morocco, Le Royaume du Marocco) 是非洲西北端的一个沿海阿拉伯国家。

Aug 08 2018
和豫

摩洛哥王国 (The Kingdom of Morocco, Le Royaume du Marocco) 是非洲西北端的一个沿海阿拉伯国家。

摩洛哥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家?卡萨布兰卡、撒哈拉沙漠、舍夫沙万、菲斯、拉巴特又是什么样?随着摩洛哥对中国免签,相信知乎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精彩的回答。但是五个月的常驻,我倒写不出一些具体的景色了。摩洛哥是安静的,它地广人稀,摩洛哥的时间是缓慢的,却一天之内寒暑交替、四季轮回。

朋友们那时知道我要去非洲,都表示了普遍的担忧,说是得打疫苗防传染病,还有动物大迁徙别再被踢了,以及担心非洲的治安。

摩洛哥在非洲的最北部,这里沿海一线的植被相对广袤,被称作 “北非的后花园”,但是深入腹地就有了撒哈拉沙漠,天干物燥、满是沙尘。干燥到什么程度呢,晚上睡觉如果不小心张了嘴,就会被渴醒;沙尘多到什么地步呢,睡觉要是忘了关窗户,早上会以为自己躺在磨砂皮的床单上,下床浑身都得抖一抖。所以这里没有大规模的传染病,南非的动物也不爱来,它也来不了。那么起初,我就只剩下了治安方面的担忧。

据说阿拉伯国家信奉的教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如果有问题想不明白,一路向东,走到中国的时候,一切都会明白。再加上我们自建国以来不断地对非洲施以援助,所以大多数非洲朋友对我们中国人十分友善。尤其是摩洛哥,对中国刚刚免签不久,这个原本只有 2000 多个中国同胞的非洲国家,一下子就涌入了大量的我们的游客,当地的百姓除了友善,更多了一分好奇。我在哈桑二世清真寺的门口,十几分钟内就被两拨当地的大眼睛姑娘拽住合影,我询问原因,她们用英语告诉我:“因为你很帅。”

宽容是美德。

这里的人们长相倒的确有一点凶悍,但是性格普遍温和,尊重信仰,遵守规章制度。几个月以来,我几乎没有见过人们打架。可能是曾经被法国殖民的原因,摩洛哥保留了一些欧洲的规则和习惯,比如城市里开车,汽车都是主动避让行人的。即便是在戈壁滩的公路上,远远地见到警察,所有的汽车也都会立刻减速,等待警察临检或是通行的手势。我经历了一次临检,警察握着枪就过来了,用阿拉伯语和司机师傅穆罕默德谈了很久,表情严肃,气氛紧张。最后穆师傅为难地告诉我:“警察想请你对他们说一句 Hello。”

穆师傅爱跟人打招呼,社交极其广泛。哪怕是戈壁里开车,遇见对向行驶的车辆的司机,也要伸出拇指互相问候。拇指。我挺佩服他的,朋友遍天下的感觉,我以后也想变成他这样的人。然后穆师傅告诉我,这是他们当地人的习惯,伸出拇指,代表 “兄弟,我刚才这条道儿上有警察,盯紧着点儿,你那边情况怎么样啊?” 如果对方也是拇指,穆师傅开车就可规矩了;如果对方是摆手…… 我就准备抓扶手吧。

我常常分不清这里的警察、军人和保安。在这个国家里,穿制服的,除了空姐,好像都配枪。所以治安,真的还不错。

但是凡事并非绝对,在我们好几百人的庞大剧组中,倒是有一个人被抢劫了。这是一个善良柔弱天然呆萌的香港姑娘,她隶属制片组,负责照顾几百个人的饮食起居和通信,我们的手机没有话费了,都会委托她来帮忙处理。但是她的手机,却被抢了。在一个月以内、在两座城市之中、她、一个人、被抢了、三次、手机。我们另外的几百个人,都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唯有她,三次。最后一次她被抢完就失联了,到了晚上,我们另外的几百个人自发出门寻找,有的还抄起了木棍跑到小河沟,在水边儿上捅来捅去。

后来我采访她,她说第一次的时候真是被吓坏了,到了第三次,就像喝水吃饭一样习惯了。 据我们几百个人的分析,劫犯应该是同一个人,因为她的美貌,便尾随了她两座城市。于是剧组的姑娘们都被这样的爱情所打动,晃着手机出门了。

但是为什么没有了第四次的抢劫呢?我们这几百个人认为,因为剧组又换了一座城市,这次要翻过雪山,路实在太远了。我们这几百个人都相信,那个劫犯此生都不会再和影视行业的人谈恋爱了。

那么你失联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是我们几百个人都普遍关心的问题。

大哥,手机没了当然就失联了啊!你们几百个人就这智商啊?

噢。我们这几百个人恍然大悟。

调查完这件事,我就骨折了。我被抬上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一位黑纱蒙面的神秘女护士在颠簸的车内,要对我执行注射。救护车七拐八拐风驰电掣,我都晕车了,但是她特别稳,把针头套在针管上,抽取出药剂,又拔下针头,说了一句阿拉伯语,就将针头飞镖一般地掷进了我的屁股,然后再对接上针管进行助推。到了医院,我已经不疼了,估计注射的是止痛针。一个带学生的医生说要给我作固定,我问固定是为了?医生说,为了不疼。于是他就给我固定,一群学生围在他的身边观察。固定完了,给我疼的呀……

没多久,另一位演员,小麦,膝盖摔破了,也被救护车送进了医院,因为他的脸上还满是戏中黑色的油彩妆,当地救护人员就直接把小麦推进了烧伤科。

我是坐着轮椅在一家路边的咖啡厅听到这个消息的,当时我们正要点东西喝——

我:一杯咖啡,两杯茶。

摩人:一杯、咖啡、一杯、茶。

我:不,两杯茶。

摩人:哦,两杯、咖啡、两杯、茶。

我:不,一杯咖啡,两杯茶。

摩人:哦,一杯、咖啡?

我:对的。

摩人:一杯、茶?

我:…… 一杯、咖啡、两杯、茶。

摩人:哦,一杯、咖啡…… 几杯茶?

听小麦讲,医院给他开具的也是止疼药,多少就让人不踏实。幸亏巧遇了中国驻摩洛哥大使馆的石参赞一家,“摩洛哥有我们中国的医生,” 石参赞说,“他们是专门来援助非洲的医疗队。” 在石参赞的指引下,我顺利找到了上海同济医院的骨科专家王欣,在我的拍摄任务最紧急的时刻,他给我做了最为稳妥的救治。在此,必须感谢石参赞一家,感谢王医生。

虽然在国外受伤满不方便的,但是最让我们难受的,还是对中餐的思念。在卡萨布兰卡,有一家中餐馆,叫 “上海花园”。因为是后来接盘,所以名字叫 “上海”,主打的却是地地道道的山东鲁菜。连菜量都保留了山东人的大菜码,一种吃一次能占好大便宜的感觉。由于当地宗教和法律的限定,只有极少数的餐馆合法持有《售酒证》,上海花园算是其中之一,在这里可以放心地买酒、喝酒,不用担心被警察处罚。

上海花园的店主老范大哥也是标准的山东德州人,敦厚而寡言。那天饭后,他主动开车带着我们去海边喝茶,然后又挨个送我们回酒店。

第二次见面,是他听说我在小城廷吉尔吃不到蔬菜,就自己单枪匹马驱车十几个小时,给我送了半车的中国菜,连豆腐都有。他要连夜赶回去,我说太累,他说没事,累了就停在路边看会儿星星呗。

三十岁出头的时候,老范来到了摩洛哥,十八年转瞬即逝,对于山东,他叹口气,“已经回不去了……” 在他的店里,摆着那么几件古香古色的中国古董,竟然是这么多年来,他在摩洛哥的旧货市场上淘到的。这些老物件儿,怎么会跑到摩洛哥呢?他说,没准是八国联军的时候,法国人从我们中国带走的,又赶上这边是法国殖民地,真不知道这些东西在海外飘荡了多少年。

我们的第三次见面,是在我即将启程回国的卡萨机场,他一定要来看我,因为 “有生之年,还不知道能不能再见。” 他像是对待一个要出远门的孩子,大包小包的给我准备了好多东西,最后,捧出两幅瓷盘子,是老物件,“把它们挂在你家里吧,这都是中国的,转了这么多年,能让它们回家,我觉得挺好的。”

如果你去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正巧跟我一样想念地道的中餐了,可以去一下那座 “上海花园”,地址就在 20 Rue Mohammed mamoun maarif. Casablanca。shanghai garden。代我看看老范,也看看他的中国古董。

我那时行动不便,彻夜不眠,就常常在酒店里坐着,只能听见风声、鸟叫,和几小时一次的祷告。这边的清真寺随处可见,所以几乎全国的各个角落都能听到诵经的声音,悠扬、缓慢,很像摩人在驴背上、在尘土中、在明晃晃的阳光下,远去的身影。

2017年6月16日于知乎,张译。

目录